九品中正
九品中正的意思
1. 魏、晋、南北朝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
例句:
在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中,九品中正制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评定官员的品级来确定其地位和待遇,确保了朝廷能够选拔到德才兼备的人才。
字词解释:
九品
魏晋南北朝时士人的九种品第。
中正
官名。秦末陈胜自立为楚王时置,掌纠察群臣的过失。
含义解释
引证
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他把自从战国的养客,汉朝的乡举里选,魏晋六朝的九品中正,以至隋唐以后的科举,都说成是,主治者笼络少数阶级以统治大多数阶级的政治策略。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 「1960.04」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九品中正"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