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事
含义解释
上古指领兵的六卿。后因以指朝中的軍事大臣。
在上古时期,国家安宁与疆土拓展皆系于六事之肩。
古文寓意:
相传商初天下大旱,汤曾祷于桑林 ,以六事自责。
六事乃是国家大事,历代君主都很重视。
古文寓意:
谓貌、言、视、听、思心、王极。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气相伤,发生灾害。按,《后汉书·五行志一》“气之相伤谓之沴”刘昭注引《续汉书》谓六事为貌、言、视、听、思、心。
古人认为六事有失将会导致六气相伤,可能会导致灾害的发生。
古文寓意:
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
在古代,朝廷通过六事来全面评估地方官吏的政绩。
古文寓意:
宣宗兴定元年,行辟举县令法,以六事考之,一曰田野辟,二曰户口增,三曰赋役平,四曰盗贼息,五曰军民和,六曰词讼简。
——元·脱脱等·《《金史·百官志一》》
〔宋江〕到任之后,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二〇回》
指六书。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六事的原理至关重要。
古文寓意:
指事象形会意为形体之事,形声假借为声音之事,转注者,训诂之事也。虞夏书契,今不可见,岣嵝禹书,伪造不足论,商周以来,则刻于骨甲金石者多有,下及秦汉,文字弥繁,而摄以六事,大抵弭合。
——现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六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