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庭

kū tíng
哭庭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词目:哭庭拼音:kū tíng解释:请兵抒国难之典。典源:《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四《定公·传四年》~953~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包胥曰:“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后伍率吴兵破楚,申包胥乞师于秦。秦王不许。申“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为所感,遂救楚。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亦省作“哭庭”。

含义解释

见“哭秦庭“。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包胥曰:“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后伍率吴兵破楚,申包胥乞师于秦。秦王不许。申“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絶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为所感,遂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
在楚国危亡之际,忠臣申包胥毅然决定踏上赴秦之路,他深知此行艰险,但为了国家存亡,不惜以身犯险,最终在秦庭之上,他以“哭庭”的壮举,求得援军,挽救了楚国的命运。
古文寓意: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诗》
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
诸葛有心扶汉室,包胥无泪哭秦庭。
——明·刘炳·《《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
要是一下子闹起红军来,咱到哪里哭秦庭去?
——现当代·梁斌·《《播火记》十二》
〔臣〕虽乖哭庭之义,尚图扫境之功。
——明·张煌言·《《上鲁国主启》》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哭庭"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