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称《唐律》《永徽律疏》,由唐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在永徽三年(652年)奉诏编撰,永徽四年(653年)颁行。其以《贞观律》为基础修订为《永徽律》,后逐条撰疏注解释形成律疏合编体例,成为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亦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唐代法典。全书共三十卷,分名例、卫禁、职制等十二篇五百条,涵盖刑事司法、户籍婚姻、赋役管理等制度。律文部分确立五刑、十恶、八议等刑罚体系与特权原则,疏议以问答形式阐明律义并补充案例。该法典融合儒家伦理与法律条文,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作为宋元明清法典蓝本,其体例与制度对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立法产生直接影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唐律疏议"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