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
口
17
左右
笔顺

书写要领
含义解释
怒斥声。
古文寓意:
於是鸱得腐鼠,鸳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战国·庄子及后学·《《庄子·秋水》》
吓,以口距人谓之吓。
——南朝梁陈间·顾野王·《《玉篇‧口部》》
见“恐嚇”。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
古文寓意:
唐天授年,彭城刘诫之粗险不调,高言庳语,凌上忽下,恐吓财物,口无关钥,妄说妖灾。
——唐·张𬸦·《《朝野佥载》》
院长不须相恐吓。
——现当代·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
虏以虚言相恐赫耳,未必敢来。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
终身之交在此,半路绝交亦在此,莫以状元恐赫人也。
——明·李贽·《《复焦弱侯书》》
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而去。
——清·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
这诗怎么样?有辱骂,有恐吓,还有无聊的攻击:其实是大可以不必作的。
——现代·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张开。
古文寓意:
或爆采以晃渊,或吓鳃乎岩间。
——南朝梁·萧统·《《文选·郭璞〈江赋〉》》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嚇"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