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仪
含义解释
四方所遵照的准则。
古代的礼教中,四仪被视为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
古文寓意:
一孝,孝子畏哉,乃不乱谋;二悌,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三慈惠,知长幼,知长幼乐养老;四忠恕,是谓四仪。
——先秦··《《逸周书·宝典》》
见“四威仪”。佛教语。指符合仪则的四种身体姿态:行、住、坐、卧。
修行之人需时刻注意自己的四仪,以符合佛法的要求。
古文寓意:
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
——北宋·释道诚·《《释氏要览·入众·威仪》》
行住四仪皆道意,不学小乘一曲士。
——唐·皎然·《《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诗》
吴门有神降于乩,自言天台泐子,智者大师之弟子,转女人身堕度者,摄入无叶堂中,教修四仪密谛,往生西方。
——清·周亮工·《《书影》卷六》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四仪"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