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讳
含义解释
犹国丧。
那场历史事件的公布,引起了全国上下的深切哀悼,其影响之深远,整个社会都被笼罩在国讳般的凝重氛围中。
古文寓意:
下官近在历下,始奉国讳……奉被今教,果出虑表,重增哀惋,不能自胜。
——南朝梁·沈约·《《宋书·萧思话传》》
且晉武之崩,又其学犹存,斯皆先代不以国讳而废学之明文也。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礼志上》》
今国讳之日,虽抑哀于玺绂之重,犹未序于君臣之仪。
——唐·姚思廉·《《陈书·儒林传·沈文阿》》
建元四年,太祖崩,琨闻国讳,牛不在宅,去台数里,遂步行入宫。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王琨传》》
指皇帝的名讳。参见“避讳”。
在古代中国,任何触犯国讳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古文寓意:
汉人作文,不避国讳。威宗讳志,顺帝讳保,石经皆临文不易。
——宋·洪适·《《隶释·石经论语残碑》》
凡上表疏笺启及判策文章如平阙之式
——唐··《《唐六典·礼部尚书》》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国讳"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