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豳风

国风·豳风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豳(音bīn)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七篇,为先秦时代豳地华夏族民歌。豳同邠,古都邑名,在今甘肃庆阳、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族部落的发祥地。《诗经》分风、雅、颂三类。风的意义是歌调乐调,此处特指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曲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豳风共有诗七篇,其中多描写公刘封地----豳地的农家生活,辛勤劳作的情景,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相关文章

豳国闻鸡接土风

...,豳国闻鸡接土风。 云幕杯盘三省近,星郵章奏九门通。 下车卧理应芜事,莫遣融樽酒暂空。

勤业犹存豳国风

...,勤业犹存豳国风。 恳恳召和关主德,我皇心直与天通。

妇馌尚存豳国俗,耦耕不间楚乡风

...。 妇馌尚存豳国俗,耦耕不间楚乡风。 乌犍纷乱烟云裹,布谷焦劳风雨中。 陇中辍耕相贺处,年来隳突绝西东。

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豳风七月诗

...。 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豳风七月诗。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国风·豳风"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