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仓
网友科普
含义解释
宋代诸军有余粮愿籴入官,计价支钱,入其米于仓,谓之坐仓。始行于嘉祐初,熙宁三年(1070年)自京师推广至河北、河东、陕西诸路。南宋继续实行。初为对军人的优惠,后成克减月粮的手段。
我们在分析宋代军粮供应时,坐仓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古文寓意:
又行坐仓之法,士有饥色,其何以战?
——宋·李纲·《《御戎论》》
其曰坐仓:熙宁二年,令诸军余粮愿籴入官者,计价支钱,复储其米于仓。
——元·脱脱等·《《宋史·食货志上三》》
初,帝用仪鸾司官孙思道言,行坐仓籴米法,王安石以为善。坐仓者,以诸军余粮愿籴入官者,计价支钱,复储其米于仓也。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坐仓"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