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

天府之國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天府之国,汉语成语,原指地势险要、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的地区,现多特指四川盆地,亦涵盖关中平原、汉中等地。其近义“鱼米之乡”,反义“不毛之地”。该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一》,用以形容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平原。秦灭巴蜀后,随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成都平原形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富庶景象,东汉《华阳国志》始将“天府”与蜀地关联。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以“天府之土”指称益州(今四川),正式确立这一地域关联。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令仍沿用“四川古称天府”表述。历史文献记载显示,战国至西汉时期“天府”多指关中平原,东汉以后逐渐专指巴蜀地区。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评选“十大新天府”,成都平原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天府之國"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