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箴
相关文章
持墨为子箴
...,积善天所报。持墨为子箴,进德谨勿惰。墨卿子良师,莫被渠看破。
吾言岂子箴
...。 子事增吾感,吾言岂子箴。 他年黄鹄举,莫忘候蟲吟。
殷勤劝学子,逆耳成良箴
...,杞梓看成林。 殷勤劝学子,逆耳成良箴。
俗子方腾谤,朋俦合献箴
...,金石假声音。 俗子方腾谤,朋俦合献箴。 分为无用物,白发委山林。
子其听我言,可以当所箴
...,必泛沧溟深。 子其听我言,可以当所箴。 既获则思返,无为久滞淫。 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子去固欣然,孰与箴老缪
...,相别一何骤。 子去固欣然,孰与箴老缪。 惟子有书癖,舍书莫能救。 譬如病酒人,戒饮貌愈瘦。 何如稍饮之,病去渐复旧。 子病偶类兹,简编实醇酎。 茹多仍吐之,纸上发奇秀。 三年当复来,观子所成就。
官寮同令子,箴训出幽房
...,曾升孟母堂。 官寮同令子,箴训出幽房。 盛拟双封国,俄惊一奠觞。 新阡缘孝感,挥涕望高冈。
之子芝兰室,书传为箴规
...,颜氏其庶几。 之子芝兰室,书传为箴规。 量力行好事,固穷无妄为。 何似安乐窝,受用尧夫诗。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 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 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 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 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
寻贤牌子非贤物,自是君王坐右箴
...。 寻贤牌子非贤物,自是君王坐右箴。
夫子删来三百章,箴规明白佐时王
夫子删来三百章,箴规明白佐时王。 近来吟咏唯风月,谤木诗官事久亡。
酒箴酒颂日夜读,后喜伯伦前子云
酒箴酒颂日夜读,后喜伯伦前子云。 浪说平生三万卷,一言无用总虚文。
昔鲁公观棠距箴,遂被孔子贬而书
常州贤刺史,从谏议大夫除。天地好生物, 刺史性与天地俱。见山客,狎鱼鸟。坐山客,北亭湖。 命舟人,驾舫子,漾漾菰蒲。酒兴引行处,正见渔人鱼。 刺史密会山客意,复念网罗婴无辜。忽脱身上殷绯袍, 尽买罟擭尽有无。鳗鳣鲇鳢鳅,涎恶最顽愚。鳟鲂见豳风, 质干稍高流。时白喷雪鲫鲤,此辈肥脆为绝尤。 老鲤变化颇神异,三十六鳞如抹朱。水苞弘窟有蛟鼍, 饵非龙饵唯无鲈。丛杂百千头,性命悬须臾。天心应刺史, 刺史尽活诸。一一投深泉,跳脱不复拘。得水竞腾突, 动作诡怪殊。或透藻而出,或破浪而趋。或掉尾孑孑, 或奋鬣愉愉。或如莺掷梭,或如蛇衔珠。四散渐不见, 岛屿徒萦纡。鸂鶒鴒鸥凫,喜观争叫呼。小虾亦相庆, 绕岸摇其须。乃知贪生不独顽痴夫。可怜百千命, 几为中肠菹。若养圣贤真,大烹龙髓敢惜乎。苦痛如今人, 尽是鱼食鱼。族类恣饮啖,强力无亲疏。明明刺史心, 不欲与物相欺诬。岸虫两与命,无意杀此活彼用贼徒。 亦忆清江使,横遭乎余且。圣神七十钻,不及泥中鳅。 哀哉托非贤,五脏生冤仇。若当刺史时,圣物保不囚。 不疑且不卜,二子安能谀。二子倘故谀,吾知心受诛。 礼重一草木,易封称中孚。又曰钓不纲,又曰远庖厨。 故仁人用心,刺史尽合符。昔鲁公观棠距箴, 遂被孔子贬而书。今刺史好生,德洽民心, 谁为刺史一褒誉。刺史自上来,德风如草铺。衣冠兴废礼, 百姓减暴租。豪猾不豪猾,鳏孤不鳏孤。开古孟渎三十里, 四千顷泥坑为膏腴,刺史视之总若无。讼庭雀噪坐不得, 湖上拔茭植芙蕖。胜业庄中二桑门,时时对坐谈真如。 因说十千天子事,福力当与刺史俱。天雨曼陀罗花深没膝, 四十千真珠璎珞堆高楼。此中怪特不可会, 但慕刺史仁有馀。刺史敕左右兼小家奴,慎勿背我沉毒钩。 念鱼承奉刺史仁,深僻处,远远游。刺史官职小, 教化未能敷。第一莫近人,恶人唯口腴。第一莫出境, 四境多网罟。重伤刺史心,丧尔微贱躯。
举其大概:箴敬一以养心,定冠履以定分,除圣贤土木之象,夺宦官内外之权,元世祖毁不与祀,祀孔子推及所生
...。举其大概:箴敬一以养心,定冠履以定分,除圣贤土木之象,夺宦官内外之权,元世祖毁不与祀,祀孔子推及所生。天下忻忻,以大有作为仰之。识者谓辅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虚语也,高汉文帝远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吕祖谦称其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子箴"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