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匡山大愿和尚

寄匡山大愿和尚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寄匡山大愿和尚》是唐代诗僧贯休于863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西山创作的七言律诗,收录于《禅月集》卷837-31。贯休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人,七岁出家,日诵《法华经》千字,唐天复年间入蜀受封“禅月大师”,兼擅诗文与绘画,其《十六罗汉图》以“梵相”风格著称。该诗以“玄音下竹亭”“窗雪与囊萤”等意象勾画竹亭雪夜之景,通过“只将清净酬恩德”抒写酬报恩德的心志,又以“梦历山床闻鹤语”“吟思海月上沙汀”寄托方外思绪。尾联“万仞庐峰在杳冥”以匡山远景隐喻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全篇融合禅理与诗情。

相关诗词

寄匡山大愿和尚

贯休
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只将清净酬恩德,敢信文章有性灵。梦历山床闻鹤语,吟思海月上沙汀。不堪回首沧江上,万仞庐峰在杳冥。

寄匡山大愿和尚

唐朝
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只将清净酬恩德,敢信文章有性灵。梦历山床闻鹤语,吟思海月上沙汀。不堪回首沧江上,万仞庐峰在杳冥。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寄匡山大愿和尚"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