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ùn
峻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10
左右
MCWT

笔顺

峻的笔顺

书写要领

左窄短,右宽长。“山”居左偏上,竖向笔画均匀。“夋”上部笔画短小,撇点间距适当;上下中心对齐;捺画舒展。


峻的意思

1. 山高而陡。

例句:

这条通往山顶的小径极为险峻,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落山谷。
那座山峰峻峭挺拔,云雾缭绕之中更显神秘莫测。

峻的意思

2. 比喻严厉苛责。

近义词:

例句:

医护人员不畏严峻的工作环境,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古代统治者常常采用严刑峻法。

峻的意思

3. (Jùn)姓。

含义解释

亦作“嶲”。亦作“陖”。
高;陡峭。
古文寓意:
高山峻原,不生草木。
——春秋··《《国语·晋语九》》
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驶。
——唐·韩愈·《《送廖道士序》》
诸陵何崔嵬,不改苍然色。下蟠厚地深,上峻青天极。
——清·顾炎武·《《再谒天寿山陵》诗》
引申指声望的崇高、地位的高贵、品行的高超等。参见“峻宇彫牆”、“峻爵”、“峻特”。
古文寓意:
聪以旧德召用,持大体,秉公论,不严而肃,时望益峻。
——清·张廷玉等·《《明史·林聪传》》
增高,加高。
古文寓意:
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易》设险之义。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世祖纪下》》
移郭内居民,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至,是其中策。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于谨传》》
爰新其堂,爰峻其宇,既改旧观,亦资攻苦。
——清·戴名世·《《樊川书院碑记》》
引申为提升;提高。
古文寓意:
既长事官,峻之大夫。其偿未塞,仆射以都。
——唐·韩愈·《《刘统军碑》》
皆因权幸,渐峻官名。开元元年,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是官号之不正也。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
乃峻加萧遐买等爵赏以慰其心。
——··《《契丹国志·天祚帝本纪》》
大。参见“峻德”、“峻命”。
古文寓意:
帝典》曰:“克明峻德。”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天子选才俊。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公荐》》
窃谓唯圣可扬峻德,唯祖可显隆功。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礼志五》》
至於宽仁峻德,优遇旧勋及宠异文学侍从之臣,恩意两尽,尤非前代帝王之所可企及也。
——明·宋濂·《《恭题御赐文集后》》
》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於殷,峻命不易。”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早居侍从之列,继承屏翰之任,寻被峻命,入冠中台。
——宋·苏舜钦·《《杜公让官表》》
严酷;严厉。
古文寓意:
政苛刑峻,天下熬然若焦。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愍孙峻於仪范,废帝倮之迫使走,愍孙雅步如常。
——唐·李延寿·《《南史·袁粲传》》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唐·柳宗元·《《田家》诗》
元佑中,韩丞相玉汝帅长安,修石桥,督责甚峻。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乃翁督责过峻,三妹娇养惯,哭泣竟日,目尽肿。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陆珪》》
猛烈。参见“峻劑”、“峻藥”。
古文寓意:
主人惊惧不顾,而骤服峻剂。
——清·徐世溥·《《答黄商侯论保举书》》
今鸦片之贻害於内地,如病人经络之间久为外邪缠扰,常药既不足以胜病,则攻破之峻剂,亦有时不能不用也。
——清·林则徐·《《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
屹流须砥柱,伐病宜峻药。
——元·吴师道·《《题岩岩斋诗为萧从周经历赋》》
湍急;急迫。
古文寓意:
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水势急峻。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
数日,亦闻追讨之声,意亦非峻。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
指文笔刚劲挺拔。
古文寓意:
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岑参》》
书法运笔方法的一种。
古文寓意:
峻,顿挫颖达曰峻。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述书赋下·字格》》
又书法每苦落笔为难,虽云峻落逆入,此亦言意耳。
——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本汉》》
弓的挂弦处。
古文寓意:
凡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
——战国··《《周礼·考工记·弓人》》
亦有与本义全不相涉,而借此字以名彼物者……峻,高也,虚字也,而弓之挂弦处名曰峻。
——清·曾国藩·《《复李眉生书》》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峻"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