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恶
网友科普
性恶论,战国时期荀子倡导的理论,是指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为根本思维模式,没有导致形而下与形而上、神界与人界对立的宗教世界。它注重伦理精神,具有强烈的现世教化感,如荀子谈性恶时讲,对人性不加约束必将“辞让亡焉、忠信亡焉、礼义文理亡焉”。西方人性论的先驱苏格拉底的人性论一开始就带有玄奥色彩,在他看来,没有人甘愿为恶,道德即知识,恶(缺德)起于无知,只有理智才是避免恶的唯一明灯。这种“恶”“罪”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个体的恶也不是某一项罪恶,而是整体意义上的、抽象意义上的整个人类的“恶”。荀子...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性恶"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