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阙
网友科普
拼音:sǔn quē注音:ㄙㄨㄣˇ ㄑㄩㄝ亦作“ 损阙 ”。 1.缺失。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论》:“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伤,公义损缺。”2. 损坏残缺。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阙。”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大观太清楼帖》:“吾家收 宣 政 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3. 减省。《后汉书·黄琼传》:“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含义解释
见“损缺 ”。
古文寓意:
——··《》
损坏残缺。
那座古老的雕像经历了无数风雨侵蚀,表面已经布满了裂痕,显得尤为损阙。
古文寓意:
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阙。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
吾家收宣政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
——宋·曹士冕·《《法帖谱系·大观太清楼帖》》
减省。
在撰写这篇报告时,我尽量做到言简意赅,避免冗长无用的描述,对不必要的部分进行了损阙,以确保信息的精炼与高效传达。
古文寓意:
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损阙"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