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学辨

杂学辨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杂学辨》是南宋朱熹撰写的杂学著作,一卷并附《记疑》一卷,作于淳熙二年(1175年),旨在批驳当时儒者混杂佛老思想的现象。该书创作背景与隆兴北伐失败后朱熹对佛学、苏学的批判相关,并在与汪应辰的儒释论辩中形成。全书主体部分摘录苏轼《易传》十九条、苏辙《老子解》十四条、张九成《中庸解》五十二条、吕希哲《大学解》四条原文条目,逐一批驳。朱熹在本体论层面辨析道德本原与宇宙自然之理的关系,在工夫论上围绕心性修养的“中和”“已发未发”及“诚与行诚”展开批评,并针对诸家“格物致知”观点提出异议。这些论述批判了“悟”的为学方式及超越仁义礼乐求“道”的倾向,强调“实理”的根基地位,末附乾道二年(1166年)何镐...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杂学辨"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