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思

huǒ bù sī
火不思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突厥语qobuz的音译。一种弦乐器。约宋元时传入内地。形似琵琶,但颈细,槽有棱角,与琵琶又有不同。
古筝与火不思的合奏,旋律悠扬,让人陶醉其中。
古文寓意:
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
——明·宋濂等·《《元史·礼乐志五》》
琵琶直颈者,宋以来谓之“火不思”。俞玉吾《席上腐谈》云:“浑拨四”形较琵琶小,胡人改造琵琶,昭君笑曰:“浑不似也。”后讹为“浑拨四”。案“火不思”、“浑拨四”皆单字还音,非有改造不似义。《长安客话》谓之“胡拨思”……唐人犹有直颈琵琶、曲颈琵琶之名,宋元始以直颈者名“火不思”。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火不思》》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火不思"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