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眉之急

shāo méi zhī jí
烧眉之急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烧眉之急的意思

1. 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指非常紧迫的情况

例句:

洪水即将淹没村庄,村民们急需救援物资,这真是烧眉之急啊!

字词解释:

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
眼上额下的毛。
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迫切,要紧。

成语故事:

北宋哲宗元祐初,司马光当上宰相之后,马上想要革除王安石变法时所遗留下来的“青苗法”、“助役法”等造成百姓生活不便的律令。对于他急著想要解除百姓困苦的作为,作者说他是“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燃眉”。在《五灯会元・卷一六・蒋山法泉禅师》篇中,也有一段关于“燃眉之急”的记载。有一天,有个僧人问大师说:“如何是急切一句?”意思是说:如何用一句话话来形容事情的急切。大师来回答说:“急切”就像“火烧眉毛”。“燃眉”、“烧眉”也可以说成“燃眉之急”、“烧眉之急”。在明代李开先为他妹妹所写的〈亡妹卢氏妇墓志铭〉里,提到自从他的父亲死后,因为家境贫困,他的母亲一年总有七八个月在乡下种田,所有家事都由他的妹妹一肩挑起。他的妹妹不但要操劳家事,而且还做手工来补贴家用。有一天,他看到一位女性商人到他家来取走一些手工非常精细的枕头套、绣花鞋。他原来还以为是别人家的东西,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他妹妹巧手缝制,为自己准备的嫁妆,却为了解决家里穷困的“燃眉之急”,拿出来变卖。知道这件事后,李开先内心非常感动。另外在许多成语词典中都引了三国时代,吴国谋士张昭取笑诸葛亮的一段话。说孔明平日自比古代名相管仲、大将乐毅,可是当刘备落难,有“燃眉之急”的时候,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含义解释

比喻非常迫切。



出处

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我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自赶回家。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第三五回」

引证

望乞员外借贷些须,以救烧眉之急。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施》》
及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走夏口,有燃眉之急,岂有管、乐万分之一耶?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张昭传》》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烧眉之急"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