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不忍闻

耳不忍闻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耳不忍闻,汉语成语,拼音为ěr bù rěn wén,指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凄惨。该成语源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所载逃难百姓哭号场景。成语属主谓式词,常作宾语、定语使用,专指凄惨场面的听觉描写。其近义词为“惨不忍闻”,二者皆强调悲惨程度令人难以承受。文献用例见于《醒世恒言》“哭哭啼啼,耳不忍闻”及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号泣震地,耳不忍闻”。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亦用“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强化对残酷现实的控诉。

相关文章

客耳那堪不忍闻

...,客耳那堪不忍闻。

啼饥满耳不忍闻

...。 啼饥满耳不忍闻,待得麦秋人已槁。 有辞欲说重酸辛,欲说未说眉再颦。 就令相视饥饿死,何当持汝归富人。 朝归富人夕得粟,数口尚堪同食粥。 愁容敛袂哽不言,稚子牵衣惊且哭。 答云至此奈若何,离别孰与性命多。 他年丰稔五谷熟,勿吝

蛩声更苦不忍闻,半夜起来塞耳坐

...。 蛩声更苦不忍闻,半夜起来塞耳坐。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耳不忍闻"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