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艹
9
上下
草
AJJ
笔顺

书写要领
“艹”横画稍短,两竖居中,稍向中斜。“曰”上宽下窄,横画平行,间距均匀。下横宜长,竖画正中直下。
草的意思
1. 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
例句:
每个周末我和弟弟都在院子里帮爸爸铲除花里的杂草。
小羊欢快地在山坡上吃着青草。
草的意思
2. 用作燃料、饲料或用来编织器物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
例句:
充足的粮草是军队打胜仗的重要保障。
农民伯伯把收割后的稻草堆放在院子里。
草的意思
4. 〈方〉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
例句:
那匹草驴驮着重重的货物,在山路上缓慢前行。
院子里的草鸡每天都会下几个蛋。
草的意思
6. 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①汉字形体的一种。②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例句:
爷爷擅长写草书,他的作品很有韵味。
张旭的狂草奔放洒脱,极具艺术感染力。
草的意思
7. 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
例句:
这次标志着大功告成的会议通过了条约草案。
他在本子上打了许多草稿,只为写出一篇完美的文章。
草的意思
8. 〈书〉起草。
例句:
写作文时要先列提纲,再根据提纲起草。
老师草拟了一份考试大纲,让学生们提前了解重点内容。
草的意思
9. 草稿。
例句:
我在草稿纸上写了一些想法。
这张草稿被揉皱了。
含义解释
亦作“艸”。“屮”的今字。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古文寓意:
杂草丛生处;草野;荒野。
古文寓意: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有妇人抱儿在路,走避入草,绰夺其儿饲波斯狗。
——唐·李百药·《《北齐书·南阳王绰传》》
令弟草中来,苍然请论事。
——唐·杜甫·《《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
创造;创立。参见“草創”。
古文寓意:
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诸所兴为者皆废。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
文帝召公孙臣,拜为博士,与诸生申明土德,草改历服色事。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上》》
写作;起草。
古文寓意:
草稿;底本。
古文寓意:
每为报书及赐,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乃遣。
——东汉·班固·《《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凡公家文书之稿,中书谓之草,枢密院谓之底,三司谓之检。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国朝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陈体文字仲约,平居诗不留草,其友花左室见辄手录之,故名《友录稿》。”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友录稿》》
草书。
古文寓意:
谓文字潦草,不工整。
古文寓意:
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参见“草馬”、“草驢”、“草雞”。
古文寓意:
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
李君有国土之分,家有䯄草马生白额驹,此其时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凉武昭王玄盛传》》
敕以本官直门下省,赐物千段,草马二十匹。
——唐·魏徵等·《《隋书·许善心传》》
今北方通谓牝马曰草马。
——近现代·章炳麟·《《新方言·释动物》》
常以马覆驴,所生骡者,形容壮大,弥复胜马。然必选七八岁草驴,骨目正大者:母长则受驹,父大则子壮。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
今北方通谓牝马曰草马,牝驴曰草驴。
——近现代·章炳麟·《《新方言·释动物》》
[李四云]鲁斋郎,你夺了我的浑家,草鸡也不曾与我一个。
——元·关汉卿·《《鲁斋郎》》
第二天,我见金凤提了只草鸡在杀,又见她家蒸白面馒头。
——现当代·康濯·《《我的两家房东》》
草本植物的总称。
古文寓意:
古时亦用以称木。参见“草木”、“草茅”。
古文寓意:
《青史子》云,古礼,男子生而射天地四方。其文云:“东方之弧以梧,梧者东方之草,春木也……枣者北方之草,冬木也。”是木亦可称草也。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
《洪范》言“庶草蕃芜”而不及木,则木亦可谓之草。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塞语·牝牡雄雌》》
指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参见“草書”。
古文寓意:
如:大草;小草。
——··《》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草"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