蝥
虫
15
上下
蝥
CBTJ
笔顺

书写要领
蝥的意思
1. 见“斑蝥”。昆虫,触角呈鞭状,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成虫危害大豆、棉花、茄子等农作物。可入药。
例句:
田野里偶尔能看到几只斑蝥在爬行。
这种斑蝥的体液在中药中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含义解释
见“蝥賊”。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古文寓意:
见“蝥弧”。春秋诸侯郑伯旗名。后借指军旗。
古文寓意:
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公等世居中国,孰非上帝子女,倘能奉天诛妖,执蝥弧以先登,戒防风之后至;在世英雄无比,在天荣耀无疆。
——太平天国·杨秀清、萧朝贵·《《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见“螌蝥”。即斑蝥。有黑色硬壳。鞘翅基部有两个大黄斑,中央前后各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足具黑色长绒毛,关节处能分泌黄色毒液,皮肤接触后能起水泡。成虫危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中医入药,有毒,主治瘰疠恶疮等。
古文寓意:
用不去油巴豆一个,螌蝥三个,麝香少许,以葱涎蜂蜜和捻如麦粒形,丝棉裹置耳中,响声如雷,勿得惊惧,待二十一日,耳中有浓水流出,方可去锭,奇妙无比。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颠顶骨》》
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蝥,俗误为斑猫。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斑蝥》》
见“斑蝥”。昆虫名,有黑色硬壳,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能飞,可入药。
古文寓意:
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蝥,俗讹为斑猫,又讹斑蚝为斑尾也。吴普《本草》又名斑菌,曰眷发,曰晏青。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斑蝥》》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蝥"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