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賢易色

賢賢易色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贤贤易色”是《论语·学而》中由孔子弟子子夏提出的儒家伦理概念,原句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其语法结构为动词+名词的叠用组合,意为以敬重贤德之心替代对外在态度或形色的重视。该成语的核心内涵存在多维度诠释:一是指择偶应重品德而非容貌,如杨伯峻《论语译注》主张特指夫妻关系中的道德准则;二是王念孙《论语正义》引申为“好德如好色”,强调内在德行的崇尚;此外亦有注疏将“易色”解为庄敬态度的转变,认为其泛指处理人伦关系时的行为准则。历代学者结合《孟子》五伦体系,多支持其与儒家婚姻伦理的关联。作为儒家修身思想的重要表述,“贤贤易色”自汉代以来形成多元阐释传统。宋代理学侧重“改易好色之心...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賢賢易色"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