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 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於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后以“一窍不通”喻一点也不懂。\n 商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叫做纣王,纣王非常喜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乐,根本不管国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过的好不好!他还听信妲己的话,杀了很多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n 有一天,纣王的叔父比干看不下去,就很生气的劝纣王说:“你呀!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里面,不可以乱杀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你应该要振作起来,替国家和老百姓做点有用的事情呀!” 妲己知道以后,心里很不高兴:“这个比干真多管闲事呀,居然敢管起我和大王的事来,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妲己就跑去对纣王说: “大王!如果比干真的是一个忠臣的话,你为什么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开,把他的心肝拿出来献给您呢!”纣王听了妲己的话后,说:“对喔!我可以叫比干把心献给我呀!妲己真是聪明呀!”纣王立刻下令赐比干剖胸而死。\n 后来,这件事被记在《吕氏春秋》这本书中,其中有一段话:“纣心不通,安以为恶,若其一窍通,则比干不杀矣!”意思是说,如果纣王的心通了一窍,就不会做出糊涂事把比干杀了!,补充:从此以后,大家就把这句话引伸成“一窍不通”这句成语,用来骂一个人非常愚蠢或是很糊涂!
通一组词
热搜词语
一窍不通
释义:比喻什么都不懂。
英文:be all Greek to one; be utterly ignorant of
例句:
他只是个读书人,对作生意可以说是~。
成语故事:
心有灵犀一点通
释义:灵犀:旧时传说犀牛是种灵异的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通向头脑,感应灵敏,因此叫灵犀。原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彼此的心意相通。也作“心有灵犀”。
英文:hearts linked as one, just as the proverbial rhinoceros communicates emotion telepathically through his single horn (idiom); fig. two hearts beat as one
例句:
人常说的“~”,指的就是心心相印,两心相通。
成语故事:
李商隐字义山,是唐朝晚期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响的一位诗人。李商隐17岁开始当幕僚,25岁中进士,但一生仕途坎坷蹇滞,大部分时间过着寄人篱下的幕僚生活,一直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他年轻时在政治上是有抱负的。但由于“运与愿违”,因此他写了许多诗来曲折地表达内心的苦闷。\n 李商隐所写的一组《无题》诗流传较广,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李商隐在秘书省当正字(官职名)时写的一首《无题》诗中有这样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从字面上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没有凤凰的翅膀,不能一同飞向遥远的地方;我们只有犀牛角似的心,通过那条极细的白纹,彼此心心相印。旧说犀牛是一种灵异的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故称灵犀。
一通百通
释义: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英文:grasp this fundamental point and all the rest will follow (idiom)
例句:
春节你要精神放松,悠闲快乐时常在胸,就像盆儿里一棵葱,对烦恼无动于衷,苦闷不在你心中,来年运程~!朋友之情可要常在心头哟。
不通一窍
释义: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通同一气
释义:通同:串通。指互相串通勾结在一起。
英文:conspire to do black deed
例句:
虽甄知县与秦贼~,然与雷家有隙,却与别姓无仇,谅来可免牵累。
一窍通百窍通
释义:谓一事既通,则百事皆通。
一隙不通
释义: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通一"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