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儒

鴻儒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大儒,汉语词汇,旧指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儒学学者,亦作"鸿儒",多用于尊称如孟子、朱熹、顾炎武等学术大家。其概念强调兼具"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的德行与学术修养,既需专研儒家经典,又需通晓百家学说。该词最早见于《荀子·儒效》,汉代多指经学大家如韦贤,唐代后逐渐泛化为通贯经史的博学之士,韩愈曾以"老师大儒"并称。自先秦至明清,"大儒"内涵历经演变:荀子确立其学术标杆地位,汉代史书用于记录经学权威,司马贞注《史记》时延续此称,宋元学者如高明、章太炎等在著作中沿用,反映该词从特指儒学权威到泛指博学之士的脉络。朝鲜李滉、日本伊藤东涯等域外学者亦被冠以此称,印证其跨文化学术影响力。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鴻儒"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