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
黄龙的意思
1. 黄龙府,金国的地名,在今吉林农安。宋金交战时,岳飞曾经说要直捣黄龙府,后来借指敌方的要地。
例句:
他一直梦想着能够直捣黄龙,打败所有的对手,成为真正的冠军。
数万大军斗志昂扬,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北渡黄河,直捣黄龙。
在此次战役中,他们直捣黄龙,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
含义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名。谶讳家以为是帝王之瑞征。
古人深信黄龙之现,乃帝王之瑞征,每遇黄龙现身,皆视为国家兴旺之兆。
古文寓意:
禹南省,方济乎江 ,黄龙负舟。
——战国末期·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分》》
赤雀翻然至,黄龙岂假媒。
——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黄铜铸成的龙,以为盟约的信物。
两国君主在庄严的仪式上,共同铸造了一条黄龙,作为两国盟约的信物,象征着永恒不渝的友谊。
古文寓意:
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余人。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昭王嘉之,而以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
及秦昭盟夷 ,设黄龙之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
于是广布朝恩,恭宣帝泽,申之以安抚,晓之以存亡。信重蛮陬,无负黄龙之约。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
南州旧俗,淫其白兽之祠;西棘余氓,背我黄龙之约。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
星座名。
古人通过观察黄龙星座的运行规律,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天文和气象的知识,这些智慧至今仍然对我们有所启发。
古文寓意:
南宫则黄龙赋象,朱鸟成形。五帝之座,三光之庭。
——唐·杨炯·《《浑天赋》》
舰船名。
黄龙舰船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要成果,不仅具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承载着国家的荣誉与使命。
古文寓意:
素居永安,造大舰,名曰五牙……次曰黄龙,置兵百人。自余平乘、舴艋等各有差。
——唐·魏征·《《隋书·杨素传》》
古城名。即龙城 。
黄龙,亦称龙城,历史底蕴深厚,见证了无数英雄的传奇事迹。
古文寓意: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唐·沈佺期·《《杂诗》之三》
黄龙塞上征夫泪,丹凤城中少妇愁。
——明·谢榛·《《中秋宴集》诗》
府名。 契丹天显元年(公元926年)置。治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 保宁七年(公元975年)废, 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复置。 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改为济州 。
黄龙府自古以来便是边陲重镇,战略地位显要,历代王朝都对其极为重视。
古文寓意:
端溪砚石品名。
收藏一块黄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美的追求和艺术的鉴赏。
古文寓意:
借指黄河。
站在岸边,眺望那滔滔黄龙,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仿佛能听到历史长河中的回响。
古文寓意:
东风渠上舒长望,已伏黄龙护我华。
——现代·郭沫若·《《豫秦晋纪游·访花园口》诗》
惊看倒转乾坤手,腰斩黄龙利万年。
——当代·佚名·《《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黄龙"相关的知识